Search

「我覺得《#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這堂課,應該要列為研究所通識課程或是 PGY 課程耶!打算要念研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我覺得《#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這堂課,應該要列為研究所通識課程或是 PGY 課程耶!打算要念研究所的同學、剛開始進入醫院的醫師們應該找機會來。」

▌ 文章被改的亂七八糟,還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。

在新思惟的課堂上遇到認識的人,問起什麼動機驅使報名參加課程,一致都認為在文章寫作上面卡關了。雖然以前曾經念過一點書,可是寫文章這件事大多是摸索出來的,老師們跟學長們很忙,文章往往被改的亂七八糟,還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。

▌ 聽到著作等身的醫師分享寫作經驗,真的很值得。

課程設計從論文每段怎麼寫開始,真的是很好的開始,以前常常不知道怎麼下筆,自己的英文不好,英文寫作更是讓人擔心,常常辭不達意、不知所云,經由陳一銘醫師的分享,點醒文章重點在意思的表達,一開始可以先把意思表達出來,再做修改。

老師也提點了每段應該包含的主題,在前言、實驗設計、結果分析以及討論上才能面面俱到,能聽到著作等身的醫師分享寫作經驗,真的很值得。

在吳爵宏醫師分享的第二堂課,真的是拳拳到肉,在統計圖表與文稿的部分上所提點的,真的是自己很容易犯的錯,從字體、行距、排版、圖片、表格……講得仔仔細細、明明白白。

菁英真的都是細節控,以前不會在意的襯線字體、不小心多按一下的空格、甚至是該斜體沒有斜體,通通成了致命的因素,如果文章的外表讓審閱者需要多花心思去解讀,或許會減少審閱通過的機率。

⠀⠀
▌ 這個課程適合初學者嗎?

適合。新思惟的研究課程,特別加強「從 0 到 1」的研究新手部分,但依然保留新思惟課程的「雅俗共賞」特色,許多內容,即使已經有 5 篇 SCI 經驗的人,都會覺得有趣。我們過去的課程,初學者來都非常滿意;即使傑出學者如 #登過外科第一名期刊的、#超過100篇的、#登過Science的學者們 來上,也都有所收穫。


🚩疫情會過去,論文技能會留下。
➠ 2021 / 7 / 10(六)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
https://mepa2014.innovarad.tw/event/
➠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http://www.innovarad.tw/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(用「心」的新思「惟」)
View all posts